三千一瞬生命文化网
|
阴阳五行是否准入科学的基准点2017-04-03 16:15作者:光中行者浏览数:391次
主持人吴国胜用广义、狭义调和阴阳五行准入与否,这个很好。但还得从下面几方面探究:一、经济基础与科学文化的关系;二、政治统治与科学发展的联系;三、东方八卦与希腊几何的内涵;四、当今进入生命时代,智慧时代,当从“体”上看东方,像西方用,是一个科学创意之下,数理之用才是唯一符合时代之礼。 今天根据两位大家的说法,一个是说、阴阳五行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,一个是说、有阴阳五行才能够复兴中华文化。这是对立的问题。我们这里搞生命文化,不能这么研究,最后这个清华大学的教授吴国盛说的很好。 他说,孙教授,先从广义的角度讲阴阳五行可以进入到这个科学132个基准点,将来对这个社会中小学、大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帮助;然后从狭义的来说,张教授,站在高能物理学的角度,讲不能准入,这个是误国害民的,就是中国没有科学技术,就是因为阴阳八卦,这帽子太大了。 这个问题吴教授做了一个广义跟狭义的对接,讲得很好。 但是我认为这样解决,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。 所以我现在要从这几个方面做分析。 经济基础与科学文化的上升基本问题。我们要知道出《易经》的时候,是农牧时代。 西方科学是从希腊开始,亚里士多德这里过来的。也就是从几何三角开始。把自然跟人分开以后,研究了科学,这是从数字方面深入研究。 东方是从人跟天、天人合一、天人相应的角度,从相的角度进去的。 这样来说,广义来讲就是从事物的本体、形象、名相。我们研究过“大数据”跟“大智慧”的问题,老子《道德经》讲:“道,可道,名,可名”——就是相的问题。这个相如果不用形相来表达的话,就变成“不可知论”。 所以对“天人合一”这个命题,吴教授从广义的角度来这样讲。 反方就提出不可以放进来,因为这个阻挡了中国文化的发展。希腊搞的几何、三角、金字塔。东方搞的《易经》、八卦。 所以说这个属“异曲同工”,一个从“相”上面说,一个从“数”上面来说。我们中国文化老子《道德经》讲得很清楚,他说,“道”为“体”,“可道”为“相”,“非常道”为用。这个我们在前几天跟王佳霖——中国大数据的学者也对话讨论过,针对这个问题在我们本期的会刊上面都有讲到。 为什么要从经济基础来讲?几千年以前我们中国的《易经》,跟西方埃及、希腊都是从经济基础——农牧时代,一个“相”、一个“数”来讲的。孙博士讲的好,为什么是在希腊?希腊开创了科学没错,但为什么到英国才发生了工业革命呢?这个问题问的好。 所以说这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,不是东方西方的问题。整个人类的时代到这里了。因为英国有蒸汽机的出现,不是农牧时代了。这样科学才发展。 那好,现在到了什么时代? 二战以后,计算机进来了。李约瑟、莱布尼兹他们讲到杨振宁的问题,用杨振宁这尊“大佛”抬出来,说天人合一不行,这些都是不究竟的。 他在那个高度讲是对的,我们这样做就是错的。不天人合一怎么行? 在2000多年以前,《易经》那个时候就用天人合一的高度。后面在英国蒸汽机出现变成工业社会,到了工业社会科学肯定要发展,要用数字来解决问题、要克隆。所以说这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,不能离开时代去谈,不是中国不行!这是第二个到工业时代。 第三个到了什么时代?二战以后,中国的《易经》八卦都传到了西方去,莱布尼茨、李约瑟把二进制研究出来了,没有中国的“相“出去,“数”怎么会出来?所以说阴阳五行都不承认那还是中国人吗?! 不说别的,我们举个例子,金字塔四面的每一面,为什么都是91.25?一个圆球、中国的太极图为什么又是360度?365天,4*9=360,再加1.25,是不是365天?我们中国的八卦是不是六十四卦?所以说有什么没有道理的呢? 一个是从“相”上面来解决,一个从“数”上面来解决。那为什么不在中国产生科学?这个不是中国人的问题!中国人把传统的文化、文明的东西都保存下来,因为中国十几代封建王朝都是优生优育,是最好的、顶尖的龙子龙孙接班,不行马上就有王朝来推翻,统治阶级决定了不让西方的进来。 那西方是民主的,科学就对外发展,像分子原子方面的都是向外部发展,东方向内部发展。实际上这场争论就是科学和玄学的争论。 前面我们讲的三个时代:①农牧时代——②蒸汽时代——③七十年代以后的信息时代。 我认为国务院把132家天人合一的问题放到基准点,这是当机的,适合时代的步伐。 现在的时代是什么?现在还是信息时代吗?工业时代吗?农牧时代吗?不是的!到了“生命时代”、“智慧时代”、“分享时代”、“创意时代”、“绿色时代”了。 还停在那个上面去争辩,这个是对中国文化的否定,对世界人民知识的否定,也是对时代形势的模糊。时代看不清楚,现在进入到生命时代,生命时代是什么? 互联网是虚拟的,是虚拟的吗?互联网照样打着实体的东西,打印东西就可以出来。虚拟跟实体结合起来,都已经变了。 前面讲工业的时候,是物质不够丰富。现在是过剩:产能过剩、物质过剩、信息过剩,都乱了。这个时候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“五行阴阳”、这些老祖宗的东西——“相”不发挥起来,怎么能达到生命的时代。 生命时代我的认为:生命时代为“本体”,东方的《易经》、《阴阳五行》为“相”,西方的几何、物理化学为“用”。站在全球的高度、全世界的高度,这个才是科学的东西,这才是根本。 132个基点都不允许,五行和阴阳进门,这个太片面了。中国人的东西难道就一点都不行吗?它不是不行!是一个君主统治引起的问题,不是中国人不行。是制度问题;第二是社会发展没到这一步,没有英国的蒸汽机,哪有西方的科学!没有二战,没有信息计算机革命,没有东方“二进制”进去,人们怎么能走到今天!李约瑟讲了:“人们将会一步一步走到庄子的墓碑前”。所以说中国文化为什么不用“天人合一,阴阳五行”呢? 在这中间来讲,讨论的问题就更多了。 我很感谢这个吴国盛教授,他做了一个表达,就是说:从广义的角度应该放进去,从狭义的角度可以不放进去,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调和。 但是根本的问题——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角度,现在是什么时代。 要用《易经》的核心——“相、数、理”。“相”——太极图;“数”——九宫八卦;“理”——《易经》的道理“大道至简至易”。 中国的禅宗、佛教思维就讲到:主持人吴国胜用广义、狭义调和阴阳五行准入与否,这个很好。但还得从下面几方面探究:一、经济基础与科学文化的关系;二、政治统治与科学发展的联系;三、东方八卦与希腊几何的内涵;四、当今进入生命时代,智慧时代,当从“体”上看东方,像西方用,是一个科学创意之下,数理之用才是唯一符合时代之礼。 今天根据两位大家的说法,一个是说、阴阳五行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,一个是说、有阴阳五行才能够复兴中华文化。这是对立的问题。我们这里搞生命文化,不能这么研究,最后这个清华大学的教授吴国盛说的很好。 他说,孙教授,先从广义的角度讲阴阳五行可以进入到这个科学132个基准点,将来对这个社会中小学、大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帮助;然后从狭义的来说,张教授,站在高能物理学的角度,讲不能准入,这个是误国害民的,就是中国没有科学技术,就是因为阴阳八卦,这帽子太大了。 这个问题吴教授做了一个广义跟狭义的对接,讲得很好。 但是我认为这样解决,没有解决问题的本质。 所以我现在要从这几个方面做分析。 经济基础与科学文化的上升基本问题。我们要知道出《易经》的时候,是农牧时代。 西方科学是从希腊开始,亚里士多德这里过来的。也就是从几何三角开始。把自然跟人分开以后,研究了科学,这是从数字方面深入研究。 东方是从人跟天、天人合一、天人相应的角度,从相的角度进去的。 这样来说,广义来讲就是从事物的本体、形象、名相。我们研究过“大数据”跟“大智慧”的问题,老子《道德经》讲:“道,可道,名,可名”——就是相的问题。这个相如果不用形相来表达的话,就变成“不可知论”。 所以对“天人合一”这个命题,吴教授从广义的角度来这样讲。 反方就提出不可以放进来,因为这个阻挡了中国文化的发展。希腊搞的几何、三角、金字塔。东方搞的《易经》、八卦。 所以说这个属“异曲同工”,一个从“相”上面说,一个从“数”上面来说。我们中国文化老子《道德经》讲得很清楚,他说,“道”为“体”,“可道”为“相”,“非常道”为用。这个我们在前几天跟王佳霖——中国大数据的学者也对话讨论过,针对这个问题在我们本期的会刊上面都有讲到。 为什么要从经济基础来讲?几千年以前我们中国的《易经》,跟西方埃及、希腊都是从经济基础——农牧时代,一个“相”、一个“数”来讲的。孙博士讲的好,为什么是在希腊?希腊开创了科学没错,但为什么到英国才发生了工业革命呢?这个问题问的好。 所以说这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,不是东方西方的问题。整个人类的时代到这里了。因为英国有蒸汽机的出现,不是农牧时代了。这样科学才发展。 那好,现在到了什么时代? 二战以后,计算机进来了。李约瑟、莱布尼兹他们讲到杨振宁的问题,用杨振宁这尊“大佛”抬出来,说天人合一不行,这些都是不究竟的。 他在那个高度讲是对的,我们这样做就是错的。不天人合一怎么行? 在2000多年以前,《易经》那个时候就用天人合一的高度。后面在英国蒸汽机出现变成工业社会,到了工业社会科学肯定要发展,要用数字来解决问题、要克隆。所以说这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,不能离开时代去谈,不是中国不行!这是第二个到工业时代。 第三个到了什么时代?二战以后,中国的《易经》八卦都传到了西方去,莱布尼茨、李约瑟把二进制研究出来了,没有中国的“相“出去,“数”怎么会出来?所以说阴阳五行都不承认那还是中国人吗?! 不说别的,我们举个例子,金字塔四面的每一面,为什么都是91.25?一个圆球、中国的太极图为什么又是360度?365天,4*9=360,再加1.25,是不是365天?我们中国的八卦是不是六十四卦?所以说有什么没有道理的呢? 一个是从“相”上面来解决,一个从“数”上面来解决。那为什么不在中国产生科学?这个不是中国人的问题!中国人把传统的文化、文明的东西都保存下来,因为中国十几代封建王朝都是优生优育,是最好的、顶尖的龙子龙孙接班,不行马上就有王朝来推翻,统治阶级决定了不让西方的进来。 那西方是民主的,科学就对外发展,像分子原子方面的都是向外部发展,东方向内部发展。实际上这场争论就是科学和玄学的争论。 前面我们讲的三个时代:①农牧时代——②蒸汽时代——③七十年代以后的信息时代。 我认为国务院把132家天人合一的问题放到基准点,这是当机的,适合时代的步伐。 现在的时代是什么?现在还是信息时代吗?工业时代吗?农牧时代吗?不是的!到了“生命时代”、“智慧时代”、“分享时代”、“创意时代”、“绿色时代”了。 还停在那个上面去争辩,这个是对中国文化的否定,对世界人民知识的否定,也是对时代形势的模糊。时代看不清楚,现在进入到生命时代,生命时代是什么? 互联网是虚拟的,是虚拟的吗?互联网照样打着实体的东西,打印东西就可以出来。虚拟跟实体结合起来,都已经变了。 前面讲工业的时候,是物质不够丰富。现在是过剩:产能过剩、物质过剩、信息过剩,都乱了。这个时候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“五行阴阳”、这些老祖宗的东西——“相”不发挥起来,怎么能达到生命的时代。 生命时代我的认为:生命时代为“本体”,东方的《易经》、《阴阳五行》为“相”,西方的几何、物理化学为“用”。站在全球的高度、全世界的高度,这个才是科学的东西,这才是根本。 132个基点都不允许,五行和阴阳进门,这个太片面了。中国人的东西难道就一点都不行吗?它不是不行!是一个君主统治引起的问题,不是中国人不行。是制度问题;第二是社会发展没到这一步,没有英国的蒸汽机,哪有西方的科学!没有二战,没有信息计算机革命,没有东方“二进制”进去,人们怎么能走到今天!李约瑟讲了:“人们将会一步一步走到庄子的墓碑前”。所以说中国文化为什么不用“天人合一,阴阳五行”呢? 在这中间来讲,讨论的问题就更多了。 我很感谢这个吴国盛教授,他做了一个表达,就是说:从广义的角度应该放进去,从狭义的角度可以不放进去,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调和。 但是根本的问题——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角度,现在是什么时代。 要用《易经》的核心——“相、数、理”。“相”——太极图;“数”——九宫八卦;“理”——《易经》的道理“大道至简至易”。 中国的禅宗、佛教思维就讲到:“体、相、用”,我们这个“道”与“体”不可说,是整体的、全面的存在,西方也承认这是整体存在的。整体的存在要有形象的表达,就是“相”。想要把它克隆出来就要通过“数”。所以我们最近跟王佳霖教授“大智慧与大数据”讨论的对话,后面将会继续进行。 “体、相、用”,我们这个“道”与“体”不可说,是整体的、全面的存在,西方也承认这是整体存在的。整体的存在要有形象的表达,就是“相”。想要把它克隆出来就要通过“数”。所以我们最近跟王佳霖教授“大智慧与大数据”讨论的对话,后面将会继续进行。
|